愛蛙人,請看過來!
作者:青蛙公主 日期:2007-02-24 16:33
回顧2006年,對我而言,真的是豐碩的一年。雖然親自跑野外賞蛙的時間減少,但和蛙友交流的時間增加,因為歷經4年的努力,台灣蛙類調查志工隊,終於快要誕生了!
台灣蛙類有32種,從海平面到3000公尺都能發現牠們的蹤跡,棲息的環境也非常多樣,包括都市、稻田、平原、池塘、森林、溪流等,容易觀察及接近,是最佳的保育教育教材。但隨著台灣經濟發展,以往常見的蛙類,也越來越少了!
國外研究顯示,造成蛙類減少的主要原因包括棲息地破壞及改變、全球氣候變化、化學污染、疾病及病原、外來種、商業利用等,但台灣蛙類究竟面臨那些威脅呢?我們該如何幫助牠們呢?這需要進行長期、有系統的全面普查,並建立分析系統,以適時發佈警訊。但這也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及經費。
因此,從2003年開始,在農委會林務局經費補助之下,我開始培訓台灣蛙類野外調查種子教師計畫,期望結合民間團體與專家學者,訓練教師及關心生態保育的民眾成為蛙類調查的志工,並成立台灣蛙類調查志工隊。而分散全國各地的志工團隊將有系統的觀察及紀錄台灣蛙類野外資源,然後將調查結果利用網路回報建立資料庫,經由專家分析後,定期公布,為台灣的環境健檢。藉此,不但能迅速的累積台灣蛙類資源資料,協助推動台灣蛙類生物多樣性保育教育,也能預防台灣蛙類的滅絕,有助台灣環境的永續。
在2006年,已經建立志工招募及培訓模式、調查方法標準化、建立回報系統及資料庫等重要基礎工作,並完成桃園、花東及中南部志工培訓,2007年將進行北部及高屏地區志工培訓,並成立全國志工大會,規劃全國普查系統。
而我在1999年出版「賞蛙圖鑑」與李鵬翔醫生架構的「青蛙小站」將台灣蛙類可愛生動的一面呈現在國人面前,並帶動賞蛙熱潮。但欣賞僅是入門,要能真正保育蛙類,還需要技能與行動。而蛙類調查志工隊的成立,代表台灣蛙類保育將進入一個嶄新階段。
最後祝福所有關心蛙類的人,也期盼金豬年帶給所有保育團體財運,讓我們這群志工可以為台灣大地做更多的事。
你的動物鄰居在家嗎?
作者:青蛙公主 日期:2007-01-14 01:17
從2006年12月14日至2007年1月5日,是美國奧都邦協會第107屆美國年度聖誕節鳥類計數(Christmas Bird Count)活動時期,估計將有成千上萬名義工,利用假期,在超過2000個指定地點,進行鳥類觀察與記錄。歷年調查結果,包括分佈、數量等資料,都公佈在網頁,提供查詢。
奧都邦協會也在每年2月針對學童,辦理「後院鳥類計數Great Backyard Bird Count」,鼓勵家長及老師帶領孩童,觀察及記錄住家、校園、公園或保護區內的鳥類,並將資料輸入網站。輸入資料時,可以立即看到鳥類分佈圖的變化,藉此,讓觀察者感受到人類居住的地方,也是鳥類的家。「後院鳥類計數」已經辦理十屆,2005年登錄超過60,000筆紀錄,發現623種七百五十萬隻次鳥類,這些資料協助瞭解候鳥的遷徙、鳥類族群的現況,並監測外來種擴張的情況。
除了鳥類,有鑑於全球兩棲類族群減少,美國最大的保育組織National Wildlife Federation發起「美國蛙類觀察Frogwatch USA」長期監測計畫,鼓勵一般民眾成為蛙類調查義工,協助科學家保育兩棲類,並獲得幫助兩棲類的行動經驗。澳洲、加拿大等國也有Frogwatch組織,也是善用義工資源,長期監測蛙類族群變化。
在台灣,當然也有一群義工長期關心生活周遭的動物鄰居。中華鳥會從1997年開始,在每年的元月辦理「新年鳥類調查」,結合各地野鳥學會民間組織,紀錄台灣鳥類的生存現況,資料將提供作為保育參考。「台灣賞蛙情報網」網站鼓勵民眾有系統的調查及登錄住家附近的蛙類資料,並分享賞蛙經驗。
不管是鳥類或蛙類,都是重要的環境指標生物。尤其是蛙類,是非常好的保育教育教材。因為台灣的蛙類僅有三十二種,分佈範圍從海平面到三千公尺的高山,棲息的環境也非常多樣,包括都市、稻田、平原、池塘、森林、溪流等,容易觀察及接近。蛙類成體用皮膚呼吸,蝌蚪在水中生活,都直接與自然環境接觸,也迅速反應各種環境變化。因此,調查分佈在住家、學校及社區的動物數量與健康情況,等於監測環境的變遷,並建立預警制度,最後受惠的還是人類。
希望有更多人加入民間保育團體,並投入動物調查義工行列。也期許企業能贊助長期動物調查監測計畫,尤其在調查資料分析、呈現及推廣教育方面,台灣還有很大的努力空間。
- 1